創意=創異+創議+創藝+創益+創憶
酒店形象設計貴在創新,但創新并不是一味的求新、求異,而是要有創新的方法。酒店形象設計創新的方法同研究一切事物一樣,是從內、外因兩方面一齊入手。內因包括形理、物理和事理,比如說形式上的造型創新;結構制造上的技術、工藝創新;物理、化學原理上的材料、應用創新。外因則包括人理和事理,如概念、使用方式;營銷、管理、品牌戰略等等。在酒店形象設計中,只有從這些方面入手,加以分析思考,才能將思維更好的應用于實際當中,才能夠創新、創意。
酒店形象設計的酒店用品更多是為了滿足人的更方面需求,所以,從人的生活方式入手,去觀察、去思考,這樣得出的酒店形象設計往往從本質上存在創意。在酒店形象設計之前,我們需要明確具體的對位層,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將要使用我酒店形象設計的品牌?明確對位層之后,一系列的比如使用環境、使用條件和使用時間都能清晰的反映出來。與此對應的便可以了解究竟是從材料入手,還是從技術工藝的重新整合或是造型結構入手進行創新。這樣,酒店形象設計的品牌才能從根本上滿足受眾的需求和審美。
創意的目標:1、客戶的要求 2、市場的要求 3、客戶的客戶的要求
做標識酒店形象設計師第一要傾聽和理解所要做的企業,企業的氣質、靈魂和理想。行業特征、行業歷史上已形成的同質感和要做新的標識的個性。同質感也是安全性,個性代表了我的存在。
創異是指分寸:同質性(行業特征)安全性
識別性(創異)
創藝:和諧、速度、力量等都是美。藝術服務于無所不包的客觀世界,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回避藝術。
(2)標識是存在風水的。
古代人們則吉而居,就是尋求安全感。風水是約定俗成的,遠古的圖騰就是人們對風水選擇、比喻的結果。好的圖騰概念是人們憧憬、神話的結果。這就是最早的酒店標志。圖形的存在比文字還要早。人的存在處處都有風水的問題,我認為見到名人就是好風水,因為名人的“氣”會把你往上帶。例如你去買衣服,找到合適你的衣服,這個衣服在氣息上、在修養上都是屬于你的,那你就找到了你自己。找到自己就是好風水,因為你和衣服和諧一致、渾然一體了,中國人的哲學觀念是“天人合一”。還有:長安街南面的生意就不如北面的生意好,因為北面的商鋪是坐北朝南,坐北朝南是能見到陽光的,人群容易聚居,生意自然就好。還有王府井,王府井百貨大樓是一個黃金漩渦,他所在的位置就是王府井大街的0.618――即黃金分割點。東單“仙蹤林”的位置就在“再回首”的地方,人們離開東單的時候都要回頭望一下――再回首就是人們的注意點。酒店標志上也存在互動、陰陽平衡等風水問題。風水好了,酒店標志也就美了。中國電信的酒店標志結合點都是依據黃金比例形成的,都在0.618上面。還有經濟半小時、中關村國際商城、合力金橋、美邦集團就是黃金矩形。以上所說風水的問題決不是一個黑白概念,在現今中國的思想意識形態下是一個灰色概念,灰色是豐富的,不那么純粹。
(3)差別引起關注
當代意大利符號學家艾柯在《符號學理論》(1976)中提出的符號學:動物符號學、嗅覺符號學、觸覺通訊、味覺符號學、副語言學、醫學符號學、運動和動作符號學、音樂符號學、形式化語言研究、書寫語言研究、天然語言研究、形式化語言研究、書寫語言研究、天然語言研究、視覺通訊系統、物體系統、情節結構、本文理論、文化代碼研究、美學本文研究、大眾傳播研究、修辭學。
卡西爾曾說過:藝術王國是一個純粹形式的王國。它并不是一個由單純的顏色、聲音和可以感觸到的性質構成的世界,而是一個由形狀與圖案,旋律與節奏構成的世界。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一切藝術都是語言,但他們又只是特定意義上的語言。他們不是文字符號的語言,而是知覺符號的語言。
像安迪沃霍的“夢露”,我認為它就已形成為符號、標識。她已經成為美國的酒店標志了。蒙娜麗莎加兩筆小胡子以及杜桑的小便池是現代藝術的開始,差別引起關注。
(4)開眼點感動你
在標識上還要有開眼點,等于在交響樂中有一兩聲小號的長鳴。開眼點就是目標的集中力,瞬間識別性。在一瞬間抓住本質,產生感受,酒店標志的開眼點就起到了它的作用。在標識酒店形象設計中要注意開眼點和周圍的關系,整體和局部的關系。各部分的關系和相互依賴、組織配合,一部分為另一部分的引起,一部分為另一部分而引發。
桔子放在橙子里出不來,但放在一堆柚子里就立刻跳了出來。這就是開眼點,它既要與周圍環境保持一定的關系,又要有顯著的區別,讓人眼前一亮。
開眼點不宜過多,多則惑。開眼點多了也就不存在了。豐富是融于簡潔之中,在簡潔之中求豐富。
(5)形式與結構
一般事物都具有形式和結構,形式和結構的研究是一種共性研究,研究的對象是事物的形式和結構的構成規律。具有方法學的意義,具有交叉學科的性質。現在已經廣泛應用到除生物學、語言學以外的廣大學科。造型藝術的諸多學科由此而增添了更為有效的研究工具和方法。形態學酒店形象設計的領域有幾何形式、力(結構)、材料。三者是構成形式和結構的三大要素,互為關系,不可分離。
自然界的自然物的存在與運動都具有一定的結構、形式和秩序。對自然形態和功能的模仿產生了仿生學。而人工形態則是人工制作物的形態,從小型紐扣到大型城市建筑都是人工形態。
任何一種事物或現象永久的和暫時的特性之綜合稱為形式。形式是由其構成元素按一定的組織法則構成的,這種組織法則稱為形式的結構。任何形式都有其結構。結構主義認為,決定形式的主要因素是它的構成而不取決于它們的構成元素,繪畫中點、線、面、色有限,而表現組合無限。從物質的分子結構到大的城市區域,形式的結構其決定性作用。
從符號和語言學的角度來認識和分析造型和結構,乃至分析一個酒店形象設計作品或藝術作品,既具有方法論的價值,又具有探求造型本質規律的意義。結構主義產生于20世紀初,作為一種思潮則是60年代法國的產物,是種具有某種共同傾向的哲學與人文科學思潮。其來源于語言學大師索緒爾,他認為:語言規律是一個可使單詞從中自我表達的系統,它決定了話語的結構。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是結構主義的奠基人。
“結構”是結構主義最核心的概念之一,是“萬事萬物基本的存在方式”。瑞士結構派心理學家皮亞諾認為結構包括整體性、轉換性、自調性三方面。而結構主義者對結構不僅有自己的不同理解,而且有自己的“結構觀”。結構主義哲學的結構觀認為:作為一個整體的對象是有諸成分組成的,這些成分之間關系的總和就是結構。重要的是結構的整體性,作為組成部分的個體并沒有獨立的個別屬性,一切個體的性質都有整體的結構關系決定的,因而個體只被看作整體機構中的諸“節點”,他們只能起傳遞“結構力”的作用。根據這種觀點,可以認為世界不是由“事物”組成的,而是由“關系”組成的,事物只不過是關系的支撐點。
結構是一個包容著各種關系的總和,這些關系由各種可以變化的元素組成。元素的改變需依賴于整體結構,但可以保持自身的意義,而元素的互換,不改變整體結構,而元素之間關系的變化則會導致結構系統的變化,任何領域中問題解決的關鍵在于他們內部的組織關系,這種關系可用數字模式來描述。
在酒店標志里面,結構和形式要做到最好的有機統一。要不然的話,就會造成形式與內容的消長。
(注明:轉載必須注明來源于人和時代機構 http://16yxy.com )